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opinion.jrj.com.cn/2017/11/15173923391224.shtml" 作者|暴哥 來源|暴財經原創作品言 繼銀聯、網聯之后,“信聯”可能要橫空出世! 什麼是“信聯”? 信聯這個詞并不是一個已經確定了的稱謂,只是因為和銀聯、網聯有類似的地方,因而媒體們暫且這么稱呼。具體的含義如下: 據《財新》13日的報道,央行已決定由互金協會牽頭成立個人信用信息平臺,2017年底就要正式批籌,這一平臺成立的主要目的,是把央行征信中心未能覆蓋到的個人客戶金融信用數據納入,構建一個國家級的基礎數據庫,實現行業的信息共享,以有效降低風險成本。 財新的報道,用大白話說就是:信聯是由央行發命令,讓互金協會領頭,把阿里、騰訊等個人信用平臺的數據收集起來,組建成立一個由國家管控的數據庫。 這個話題其實暴哥在13號就準備寫來著,但是看到主流的媒體幾乎并沒有跟進的,因此對于消息的確切性存疑,就沒有撰文。 今天撰文是因為,北京商報14日寫了一篇報道,文章開頭說: 在個人征信牌照仍處于“難產”狀態之時,一個征信行業“超級樞紐”的架構正慢慢浮現。繼6月市場傳出“信聯”籌建已進入實質階段后,近日又有消息稱,“信聯”今年底就要正式批籌,由互聯網金融協會牽頭,首批個人征信牌照試點的8家機構分持一定比例股份。在北京商報記者11月14日的問詢中,多家業內機構并未否認這一消息,但表示“目前不便回復”。神秘“信聯”的使命也再度引發業內猜想。 北京商報在詢問相關公司之后,得到了一個默許的答復,再加上財新網此前的消息,應該說,年底信聯很有可能橫空出世! 1 為什麼要建立“信聯”? 1、信聯的建立有其特殊背景: 2015年1月,央行印發《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騰訊征信等8家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務的準備工作,但至今也沒有一家機構獲得個人征信牌照。 今年4月份,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對個人征信牌照遲遲不能下發做出過回應。當時,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這么做出回應: 沒有下發牌照的原因主要是三個沒想到:沒想到碰上互聯網金融整頓、沒想到社會公眾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意識空前高漲、沒想到試點的8家機構離監管要求差得遠 除了讓人意想不到的現實情況,8家民營征信機構也存在許多不足:一是各家為了追求依托互聯網的所謂業務閉環,市場信息鏈被分割,信息覆蓋范圍受限,產品有效性不足,不利于信息共享;二是8家機構各自依托某一企業或企業集團,業務上和公司治理結構上不具備第三方征信的獨立性,存在利益沖突;三是8家機構對征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規則了解不夠,而且也沒嚴格遵守,在沒有以信用登記為基礎且數據極為有限的情況下,根據各自掌握的有限信息進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評分并對外進行使用,存在明顯的信息誤采誤用問題。 也就說,信聯的建立是因為現有企業不達標,無法滿足央行對于企業自主建立第三方征信機構的資質才建立的。 2、信聯作為征信體系的組成部分具有迫切性: 暴哥以為建立一個征信體系目前確實有迫切性。除了個人信息安全以外,主要原因有三點: 第一,從金融風險的角度來說,信聯的建立,有助于各類金融機構充分運用征信數據,完善借貸等各種金融行為的合理性,避免因為誠信因素*造成經濟損失,乃至結構性風險。 據中國企業聯合會數據顯示,中國市場每年因為誠信缺失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5000多億元。 第二,從資源有效配置的角度來說,信聯能夠讓更多金融機構更有效的甄別不同資金需求方的資質,真正讓錢流入需要資金且具備資金還款能力的個人和企業手中。避免資源錯配,造成資源的無效使用。 第三,對于大消費產業的發展來說,信聯的建立可以充分發揮原本就建立在大量不同消費場景基礎之上的各征信機構的資源整合優勢,讓更多的缺乏消費場景數據支撐的機構們利用其征信數據,進一步擴大消費金融鏈條,刺激消費產業的發展。 2 “信聯”,6月份曾經有過熱議! 其實信聯的消息,在今年6月份就曾經被廣泛熱議過一次。 暴哥這里列舉新京報的報道: 據新京報6月23日電,包括芝麻信用、前海征信以及百度、小米、宜信、開鑫金服等已倡議共同發起成立一家個人征信機構“信聯”。 螞蟻金服回應新京報記者稱,芝麻信用參與了面向互聯網金融的個人征信業務平臺的建設討論,并積極支持這樣的探索。此外,另有多家機構確認,此事確在商討階段。 在新京報的報道中,最引人矚目的重要信息,是參與的機構。 參股機構和參股比例可能已經明確。 根據暴哥查詢的消息,6月份被爆出參與組建信聯的機構如下: 芝麻信用、騰訊征信、前海征信、考拉征信、鵬元征信等在內的個人征信業務準備機構,以及百度、網易、360、小米、滴滴、開鑫金服、宜信等 然而根據最近財新的信息,主要由八家前期籌備個人征信牌照的機構組成,且股份已經明確。均為8%。 《財新》報道稱,包括芝麻信用、騰訊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鵬元征信、中誠信征信,中智誠征信,考拉征信,北京華道征信,將有望參股“信聯”這一平臺,每家機構占新公司8%的股權,目前已經初步簽訂了入股的協議。 芝麻信用是阿里系、騰訊征信是騰訊系、前海征信是平安系、鵬元征信是深圳的首批參與征信的民營企業、華道征信是上市公司銀之杰(行情300085,診股)子公司、中誠信征信是中國最大的評級公司中誠信征信旗下子公司(穆迪持有中誠信國際30%股份)、考拉征信是拉卡拉牽頭,藍色光標(行情300058,診股)、拓爾思(行情300229,診股)、旋極信息(行情300324,診股)、梅泰諾(行情300038,診股)共同出資成立的(后面四個都是A股上市公司)、中智誠征信則是洪泰基金創始合伙人盛希泰籌建的。 在最新的名單中,6月份曾經提到的百度、網易等等沒有看到具體的說明,而京東也沒有見到蹤影。 對比網聯: 此前網聯的持股結構是這樣的,國家股占4成、阿里9.61%、騰訊9.61%、京東4.71%,其他包括小米、平安等等36.07%。 網聯出資持股比例 在信聯中,已經披露的8家公司每家持股8%,一共持股64%,那么剩下的36%,國家股能夠占多少呢?這應該是大家關注的一個焦點。國家不持股,概率不大,因為預計難以協調各方;持股的話,和網聯作對比,其主導色彩顯得不難么濃重。 3 征信的困局:同業競爭 從信聯的目的性來說,是為了實現行業的信息共享,以有效降低風險成本。 但這種目的性,即使有國家主導,恐怕也不太好達成。 舉個例子,阿里系、騰訊系應該會很擔心把自己的秘密透露給對方,而沒參與的京東,通過騰訊獲得阿里的個人數據,恐怕更是會讓阿里后背發涼。 再有,現在征信領域是兩頭大,中間小。 一頭是巨頭們把持著,絕對的數據優勢,在各自的生態圈里面,形成一套自回路體系,不斷的生產數據,使用數據,發揮數據的優勢;而另一頭則是一些利用各種手段竊取個人數據的不能擺到臺面上的灰色利益鏈條。 對于處于中間的老老實實做征信業務,但又不具備巨頭們廣闊資源的企業們來說,目前的競爭環境無疑是一種災難。 從競爭層面來說,有國家牽頭從源頭把控住征信數據的安全性,然后通過各自征信機構發揮各自優勢,做出差異性的服務,是具備一定可行性的。 但這又帶來新的問題,當數據充分共享的時候,數據的價值其實就被無形中沖淡了。那么作為征信數據資源優勢、場景使用優勢的巨頭們來說,他們可能就沒有動力盡心盡力的收集數據,上傳數據了,或者把真正的家底通過某種方式藏著掖著,不漏出來。 4 那么如何解決目前征信領域存在的剪不亂理還亂的問題呢? 發達國家相對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征信體系,從他們的經驗中我們或許可以獲得些許經驗。 目前,全球的征信模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英聯邦國家、美國為主的市場化征信模式;另外一種是法國主導的歐洲模式,以央行等政府部門主導的征信體系;還有一種是德國的混合模式。 這三種方式的建立其實和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相關,比如英美作為海洋國家崇尚自由貿易,經濟原本就重市場,輕政府,所以征信行業盡管比較特殊,仍然采取和整體經濟發展模式類似的管理方式; 德國素來崇尚公平和效率,注重自由市場經濟和政府的有效干預,所以走混合模式很合適; 法國在歐洲國家當中政府干預的意愿向來是最強的之一,此前一直是國有企業比重最高的歐洲大國,所以,其選擇政府主導的征信體制具備合理性。 具體來說,英美模式的征信體系通過自有競爭把企業和個人征信體系做出了區分,以美國為例,穆迪等評級機構是企業信用體系的核心,而三大征信局則主導者個人征信體系; 法國模式則是在此前法國央行的主導下,形成了兩個系統,企業征信系統和個人征信系統。 德國模式則最特殊,有三個部分組成,以前德國央行為主導的政府體系,私人機構充分競爭的私人體系,以及行業協會主導的會員制體系。 政府主導的這套征信體系主要是對接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側重企業信用;私人機構的征信體系對接個人消費、保險等領域,側重個人;行業協會的會員體系則是在德國工會的強大協調下注重行業內人員的信用征集。 上述三種模式,其實很難做出橫向的比較,大家都有優點和缺點。英美模式,因為是市場化的競爭,所以服務質量高,但常常會出現信息的泄露問題;法國模式,政府具備強制力,安全系數更高,但適用性比較差;德國模式相對而言,服務性,適用性比法國強,較美國弱;安全性相對法國弱,美國強; 5 從上面不同國家的模式選擇來看,似乎我們更應該走德國模式,政府、市場雙峰路線。 從我們國內的情況出發,企業層面的征信數據更多的掌握在國有銀行、商業銀行手里,所以央行主導商業銀行建立企業層面的信用體系十分合適; 個人征信層面,是原本相對缺位的環節,但是在阿里、騰訊、京東們通過購物、社交等不斷豐富的大數據體系構筑下,已經具備了形成各具特色的個人征信體系的能力; 這么分析下來,似乎得出一個和建立信聯截然相反的結果。讓市場充分競爭可能反倒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可問題是,我們中國目前的競爭環境和德國有很大的差別,德國相對較少的存在盜用、濫用個人信息的情況,而且金融體系、法律體系也相對完善,監管也比較到位。 所以,政府牽頭的信聯仍然具有充分的理由建立起來。 只不過,暴哥以為,為了避免此前提到的利益沖突、各巨頭積極性匱乏的結果,信聯可能更偏重監管,強調信息安全,強調監測各方數據的使用安全,弱化自己的市場化因素更好一些。 當然,最終如何取舍,還要看各方博弈的結果。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暴哥希望既能夠保住自己的信息安全,又能享受到個人征信體系帶來的融資和消費便利。 關鍵字標籤:https://www.liidda.com.tw/service.html
餐廳簡介 │ 最新消息 │ 餐廳推薦 │ 聯絡我們 │ 網站導覽 | 回首頁 奇寶網路SEO服務 版權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